老济南的那些池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2/1 来源:不详

济南多泉,遍布城内乡间。泉水喷涌形态各异,其泉池亦是各有各形,风貌不同。济南的泉大都以“泉”为名,但也有特殊者,比如有多处泉水以“池”为名,其中最特别的是老济南人常说的“池子”。“池子”是老济南人的一个土词,说的是泉水。池子的“子”的发音是轻声,和正常的三声不同,用济南话说出来很有趣味。

济南泉水虽多,能被称作“池子”的只有五个。

1王府池子

说起池子,济南人最熟悉、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王府池子”。

其实,王府池子即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濯缨泉,属于珍珠泉泉群。据说此泉名是据《孟子》中所咏古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而定。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都将其列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摄影:邵凯

据记载,金、元时期这里水势旺盛,与珍珠泉相连,汇水成湖,可以在上面荡舟,又被称作是“濯缨湖”。珍珠泉大院清代时为山东巡抚衙门,再往前,是明代德王府。明代时,王府池子是德王府院内的一处水景,后因王府拆改,面积变小,泉池被圈在外面,所以济南人即以“王府”加“池子”为其名。

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珍珠泉大院是“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的府邸,此人还在此后受封为“济南公”,赠“济南王”。张荣在任时,以珍珠泉为中心,修建府邸。又于濯缨湖畔大兴土木,建起了濯缨亭和白云楼,在当时的济南是非常重要的景观。 

明代天顺元年(年),英宗朱祁镇封其次子朱见潾为德王。成化三年(年),朱见潾抵达济南就藩,他将原山东都指挥司署迁走,在原址扩建德王府。修建德王府时,珍珠泉大院范围进一步扩大,将濯缨泉、朱砂泉、灰泉等圈进王府,院内修起宫墙、殿堂、亭台楼阁,极尽豪华。院内还新开凿了一条玉带河,与今大院以西的曲水河沟通。在濯缨湖水面上置有画舫,供德王和嫔妃们游乐、戏水。

明末刘敕在《历乘》中对德王府有描述:“德藩有濯缨泉、灰泉、珍珠泉、珠砂泉共汇为一泓,其广数亩。名花匝岸,澄澈见底;亭台错落,倒影入波;金鳞竞跃,以潜以咏;龙舟轻泛,箫鼓动天。世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不为过矣。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真宇内未有之奇也。”

摄影:李锋

从那之后,济南人便称此泉为“王府池子”。其原名濯缨泉反倒少有人叫了。

清康熙五年(年),山东巡抚周有德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数千民夫,在德王府旧址上修建巡抚衙门。由于这次修建的衙门规模比德王府小了很多,濯缨泉未被圈进去,“王府池子”从此便又回到百姓中间,成为一处非常有名的泉水名胜,也是老济南人喜欢的戏水之处。

再往后,湖边被平民所占,建起民居,湖水面积也因泉水喷涌等原因,不断缩小,渐渐变成今日只有接近一亩的一方池水。池子用青石砌岸,水深而清,实可当一池碧水之誉。

以前,每到夏天,王府池子就会人头攒动,很多济南人来此“洗澡”,小孩子也来此戏水。旧时的济南人,将下水游泳、嬉戏等俗称为“洗澡”,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洗澡。

摄影:董承华

现在,王府池子已经不允许戏水、游泳,往日热闹异常的名泉恢复了其安静、平缓的幽美之貌。

看着眼前的一汪湖水,很多人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王府池子也出现过干涸。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王府池子里一点水都没有,池底长满了青草。这种景象较为少见,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还有年等大旱年份,出现过两三次。

2陈家池子

筐市街往北进入朝阳街,在朝阳街中段,向东有条很短的死胡同,就在胡同口北侧,有一个院子,附近居民都叫这个院子为陈家大院,院内几户人家都姓陈。

上世纪70年代末,还在上小学的笔者有个陈姓同学,于是便经常来这个院子玩耍,知道这个院子里有处陈家池子。那时年龄小,不知道这个池子也是一处名泉——濂泉。

池子位于院落的东北,占据了院落的五分之四。院落南侧和西侧有四五户人家,住房面积都不大。

陈家池子大体为方形,南面、西面、北面为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池壁。东面池壁上方是一排平房,北面房屋的后墙距离池壁约一米左右宽。

陈家池子的水深度不一,北侧最浅,也就能没过小孩子的小腿,所以年龄小的孩子都集中在这个地方戏水。

陈家池子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在东北角有一个涵洞,池水就顺着这个涵洞不断流出去。奇怪的是,池子里的水并没有因此减少,而是基本保持一个深度,可知这处泉眼的喷涌量基本是保持恒定的。

这个涵洞上方为圆拱形,用红砖垒砌,里面很黑,很少有孩子敢钻进去。那时只有八九岁的笔者少不更事,曾多次钻进玩耍。洞顶很低,只能弯着腰走,洞里的水并不是很深,最深处没过膝盖。大约摸索着走三四分钟,出了东边的洞口,就是五龙潭的下游河道。河道的水比洞内深一点,河底都是淤泥,孩子都不敢久留,赶紧再钻回去。

涵洞外的这条河就是生产渠的发源地,顺着河道向北,就是于家桥,老济南人都称其“小河崖”。这里的“崖”字不读ya,而是发yai音,这完全是济南话的发音。而于家桥因为其小桥流水的水乡风貌,现在也成为济南市的一处网红打卡地。

现在,陈家池子已经被圈进五龙潭公园,池壁也改成了奇石堆砌,改成了不规则形状,长、宽各约20米,深2米。北岸一奇石上刻着“濂泉”二字,四周垂柳依依。

泉水从池东岸石上溢出,顺着一条小河道流到东侧河道内,这条小河道就是原来的涵洞位置。现在河道两侧也是奇石砌岸,上架石板小桥,完全变了模样,成为一处小桥流水的幽美景观。

3江家池子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济南还有一处池子名声显赫,这就是位于西门外、百姓口中的“江家池子”。

共青团路在上世纪50年代前叫估衣市大街,大街靠西端的路北有著名的北厚记酱菜店,在店的西侧有一往北的石板路小街,顺着小街往北不远有一三岔路口,路口东北角有一大池,即江家池子。

摄影:王琴

这处池子又叫做什么泉呢?这处泉子的名字也很有来历,叫做天镜泉。

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张鹤鸣至此,见此泉池内碧水一泓,水面无风时如镜子一般,池畔景物倒映其中,其景甚为独特,遂将其命名为“天镜泉”。

刘敕《历乘》中记载:“天镜泉,昔名江家池,张元平(即张鹤鸣)观察改为天镜泉,其泉清澈可爱。”

清代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记》中收录了天镜泉。道光版《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

江家池子在明代永乐年间,名为鱼池泉。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因当时的锦衣卫武官、历城人江浚世居住其侧,故被改称江家池。此池与济南其他池子不同的是,池壁东侧为民居,北侧为二层饭店——汇泉楼,南侧和西侧为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池壁,均用不规则的大块青石砌成。

据说,当年这里曾是著名的放生池,水面宽阔,池水较深,养着很多的鲤鱼,都是善男信女们买来放生的。池水清澈见底,鲤鱼游弋。由于此处位于闹市之侧,于繁华处能享受到安静的愉悦,给人一种清凉、无忧的感觉,所以吸引了不少老济南人来这里欣赏泉水和游鱼。

江家池子的照片较为少见,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只是老济南的一处“私人领地”,并不是什么旅游景点,来此者基本都是居住在济南古城西部的居民,尤其是居住在西门外、筐市街、制锦市、西关等处的人喜欢来此。而在那个时候能有照相机的人非常少,就是有照相机,也不会舍得给这么一处老巷子里的池水拍照。

如今笔者能见到江家池子最早的照片,是一帧黑白照片,其上有两个少年立于池的西南角,对面北岸上是一二层小楼,墙壁上有“汇泉楼饭”字样,“楼”字缺损笔画,已看不出是楼字。后面还有一个“庄”字,没有拍上。另一面池壁上是平房,有少年立于墙壁下,准备下水。池内有人刚刚跳下,水花四溅。这帧照片拍摄者是著名摄影家荆强。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拍摄济南风貌,这帧反映江家池子的黑白照片是极为珍贵的历史影像,是留住老济南记忆的最好物证。

照片中的汇泉楼饭庄,于清代创办,一直经营到新中国成立后,其看家菜“糖醋鲤鱼”可谓鲁菜的代表菜。

现在,想要看到江家池子就有点费劲了。在五龙潭公园南门西侧,有个门上挂着“天镜泉”牌匾的店面,这是一家饭店,进去,穿过厅堂,在后院的池子就是原来的江家池子。

而且现在的江家池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方形池,完全变了模样,已经被曲桥分割成两三个小池子,水也没有以前那么深,完全没有了以前一汪碧水的景象。

在池子西北侧,新添一块竖立的奇石,上面刻着“天镜泉”三字,告诉人们这个泉池的来历。只是,被圈起来的江家池子,没有了之前泉池那种身处住家之旁、散发着老济南原始风貌的韵味。

4小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大名鼎鼎,但是小王府池子却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从王府池子南岸胡同往东到巷口,再沿着窄窄的老街向南行几十米,路西有一处小空地,空地南侧一座院落的门前东侧,有一泉池,池内清水透澈,有锦鲤在水中悠闲地游动着。这就是小王府池子。

小王府池子,也叫做老王府池子,位于王府池子街37号门前。池呈长方形,长不过两米左右,宽约一米左右,以较小块的不规则青石砌岸。

小王府池子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笔者猜想,此池原本邻近德王府,也属于珍珠泉群,但规模较小,因邻近王府池子,所以借其名而上提其“身份”,就被叫做小王府池子了。泉池东侧为一民居西墙,墙上有石板,其上刻有泉名和简介。泉水流至泉池西侧院外,于墙根处汇成了一条极窄的水渠,沿39号院墙向北流淌。日常,周围有人在此洗菜、涮衣等,人泉相邻,济南独有的人泉相依而生的景象于此展现,最能打动人心。

小王府池子是济南几处池子中面积最小者,是济南的池子中的一个异类。虽然有“王府”之名,但因其小,又因王府池子之名太盛,知此小王府池子的人很少,来此游玩者寥寥,这也使得这个名泉、这处池子成为“小家碧玉”,风姿小巧,风韵独具。

5官家池子

陈家池子东北方向不远的裕宏后街,有一处老院落,老济南都称呼其“李家大院”。在这个院子里,也有一个池子,名字比较独特——官家池子。

摄影:王琴

这个院子不像陈家大院,一般人不太进去,也很少有人能进去“洗澡”。院子里的官家池子也比江家池子、陈家池子小很多。

据说,这个池子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古代时这个院子是一官宦所有,所以周围人就这样称呼这处泉水。

有老人曾告诉笔者,官家池子的水质非常好,清凉甘美,周围很多居民喜欢到这里取水烧茶。尤其是用池水生豆芽最好,味道和其他泉水生出的很是不同。池水经地下水道流入生产渠。

可以说,在几处池子里,官家池子是最不知名的,也是知道的人最少的。

现在,官家池子也被圈进了五龙潭公园,泉池由天然石垒砌,呈不规则形状。池内泉眼众多,水质清澈甘美,冬温夏凉。周围小桥茅亭,翠竹柳荫,风景秀丽。

摄影:王琴

因为这个区域地势较低,所以在以前干旱期间,这处泉水在济南市区众多泉水中往往最早涌水,而断流最晚,所以就成为济南市区名泉中一个喷涌或断流的指标泉。

济南众泉中,还有珍池、王庙池、泉亭池、饮虎池、洪范池、砚池等以池为名的泉水,但能以池子出名的只有上述几处。这是老济南独有的带着民俗内涵和生活气息的景观,也是最接地气的老济南人戏水胜地。

来源:济南日报·济南发布

作者:赵晓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