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千春住玉环海韵玉环之人文畅想曲浙
2023/8/29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蓬莱清浅在人间,海上千春住玉环。
玉环,宛若一块形状如环的美玉,镶嵌在辽阔的东海之滨,浙江省黄金海岸线中段。玉环之名极美,《太平寰宇记》中有着“晨雾绕岛、形状如环”的诗意描述。
波浩渺,雾氛氲,东海之滨望海浪。夜幕中,珍珠般散发着淡白色光芒的岛屿,在海面上一闪一闪,记录了斗转星移,也记录了每一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三合潭文化,承启华夏文明源流
海岛玉环曾“孤悬海上”。拂去层积厚土,尘封三千多年的先民足迹被一一揭开,随着三合潭文化遗址的出土,文明史一点点重现。
据城关三合潭诸村多次出土的文物表明,远在商周时期,距今多年,玉环境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古称地肺山、榴屿、玉瑠山,为避五代吴越国国王钱镠讳改名玉环。
年前,三合潭是三面枕山一面临海的山谷盆地,土丘罗列,湖沼密布。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繁衍生息,传承文化历史。
玉环历史文化形成应从传统的道教文化说起。三国时期,葛玄炼丹筑室大雷山;东晋时期,许迈主治玉瑠山,使远离大陆的孤岛名列第七福地;郗愔弃官隐居,更让玉环蒙上了神秘色彩。王羲之、张少霞、陶弘景……都曾涉足玉瑠山。
玉环见证了倪涛的忠诚、戚继光的神武,也见证了红十三军二团和括苍游击队的英勇顽强。玉环不乏奇才,林良旻殿试中榜眼,戴明被追封为户部尚书、太子少师,陈钝出使拒赠受人敬重,陈璋刑部断案刚正不阿,戴宪宗平定台湾功勋卓著,林正阳奋勇抗英成为民族英雄……
古代玉环先民日常生活贫苦,衣食艰难,徐荣诗句“三时亦讨海,耕海以为生。食乃薯之丝,人丝而畜茎”就是很好的说明。玉环属台风洪潮多发之地,古代科技落后,抗灾能力差,历史上因台风洪潮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的事件屡有发生。南宋乾道年间(年),秋分之夜,玉环岛上狂风骤雨洪水泛滥,溺死数万人。经此浩劫,星星灯火的玉环岛,变成了冷落萧条的荒岛,直至40年后,才逐渐开始恢复。以后历朝历代,大灾小灾,不计其数。
正是这样自强不息的玉环人,作出了精卫填海的壮举,逐步围海造田,把一个玉环变成两个玉环!年,《人民日报》的“祖国新貌”栏目曾以《玉环人民改画地图》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
山海变迁,不变的血脉执着
玉环外临大海,内近温台,是海疆诸郡的屏障,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和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朝,浙江行政区划史上第一个设立厅治的地方就是玉环。玉环人也因此遭受流离和战乱。
漫长岁月中,玉环境地经历了西汉时期闽越反叛失败被灭国迁徙、南宋乾道年间海溢、以及明清两朝两次悲惨的大迁徙,以至于玉环史迹运行留下了遗憾的断痕,但每个时期都是劫后重生,人烟不灭。
除此之外,玉环还有两次悲惨的人迁地弃。
第一次人迁地弃发生在明朝。
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倭寇扰民。年,朱元璋以“控海乏兵”的名义,派信国公汤和视察沿海,徙海岛居民于内地。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在城关沙岙一带挖掘时发现地底下有成片的瓦砾,水井口全都用石板覆盖,有的井内有厚厚的大块畜骨沉积。之后,近年间,玉环全岛人烟绝迹,野兽横行,成了“死岛”。直至嘉靖四十年(),抗倭英雄戚继光扫平浙东倭患,才有民众陆续冒禁上玉环岛开垦耕种。
第二次人迁地弃发生在清朝前期。
清顺治间,清朝廷为了肃清南明王朝和反清复明势力,又在宁波、台州、温州及福建沿海内撤三十里地,实施坚壁清野的焦土政策。自此以后,玉环全境,荒草萋萋,成了一片废墟,直至郑克塽投降,始渐复界。
玉环这座小岛没有因天灾人祸而沉寂。玉环的祖先们即使离开,也未忘记自己的故土。离开,再回家!祖先们从太平、乐清、永嘉、平阳、瑞安等地回迁或迁居至此,用一份勤劳、一份执着、一份奋进创造了海韵玉环。
多元的移民文化造就了玉环岛“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独特民情,练就了玉环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与气度,也铸就了“自强不息,勇立潮头”的玉环精神。
虽然玉环与陆地交通不便,但玉环人从未放弃玉环的发展,海陆之间架桥相连,让玉环逐渐成为海湾的一颗明珠。
“十三五”期间,玉环计划投资亿元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高速、没有国道、没有高铁的局面,实现“一刻钟上高速,两刻钟上高铁,三刻钟到机场”的“”目标。
年5月13日,玉环举行撤县设市大会,正式宣告玉环有了一张全新的身份证——玉环市!从原来的人迁地弃,到如今最年轻的县级市,玉环人民正在书写着一卷名为奇迹的篇章,里面遍及古今历史,也留下了无数颂歌。
海岛文化,绵延岁月传承
纷扰的山海变迁,不断调动着玉环人的聚散离合。山与海的交会,使得玉环人既有山一般的执着和坚韧,又有海一般的开放和灵活,形成了兼具山海特色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
在玉环,即便一些不再常用的地名,提起背后的故事,仍令人津津乐道。漩港以南,有一山麓,山头为寿星山,又名谢公山,相传谢灵运被贬永嘉以后,遍游名山,曾到这里游山而名之。还有以当地传说、方位、数字、景观等命名的,深究起来得花上三天三夜才说得完。
旧时,渔民海上作业,从渔船停靠到出海,有择日、求神、禁忌等民间传统。在渔船停靠期间,谁家的媳妇生的小孩,妻子在月里期间,丈夫不得回家探亲,杜绝“血气之灾”带入渔船,月经带身的女人不得上渔船,出海要择日,出海要拜神,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茫茫大海中,渔民一求平安,二求丰产,对在渔船上的用膳有着严格的规定。在陆上碰到吃鱼时,比较随便,想吃哪里就吃哪里,想怎样吃就怎样吃,在船上就有规矩。吃鱼时,不能挖鱼眼吃,意为一艘船若没有船眼,这艘船就会失去灵性,迷失航向;同时一条鱼吃了背上的一面肉后,不能将整条鱼翻过来吃,意为船在海上有颠覆的可能。所以不懂规矩的人上船用膳,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不先动筷子,免得犯了船上的禁忌。
如今,虽然渔民越来越少,但是玉环的渔民文化却代代相传。“吔啰……吔啰……”,在玉环,听到这样悠扬的吆喝,就知道是渔工号子了。喊声渐起,如时缓时疾的海风。鼓点随之变幻,时而疏落似轻波,时而密集如急流,再而磅礴如骇浪。渔民出海、作业、丰收的喜悦像澎湃的潮水漫涌而来。这是属于玉环的民间舞蹈、民间曲艺。这些文化的传承,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祖辈们驾驭大海、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如今,在台州最南边的玉环,海风唱起悠扬的乐曲,海浪敲出了震天的锣鼓,一幅“环漩门湾时代”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玉环,从三千多年前走到今天,还在走向未来,不断在民族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发展。海天一色无穷碧,舟伴渔歌破浪归。风雨变换,千年遗蕴。玉环伴随着奔腾的大海,孕育出了独树一帜的海洋文化,烙下了不可复制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