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知晓陆压道人底细的神仙是谁
2022/5/7 来源:不详
十绝阵时,陆压道人第一次登场。
那时候十二金仙无一人认得陆压,就连燃灯道人也不认得,还特意询问陆压出自哪座名山,何处洞府。
陆压的来历确实非常神秘,截教大罗金仙赵公明同样不认识陆压。两人对阵时,陆压曾道:“吾虽有名,是你也认不得我。我也非仙也非圣。”
陆压告诉赵公明,他出身神秘,既不是仙也不是圣,那他到底是什么呢?
在破十绝阵之烈焰阵时,陆压道人曾在火中唱歌,歌曰:“燧人曾炼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烈焰空烧吾秘授,何劳白礼费其心。”
在陆压的歌词中,介绍上古人皇燧人氏曾经钻木取火,最终以火入道,成就圣人。而陆压,恰恰就是燧人氏炼就的天地间第一缕神火。
在原著中也用旁白的方式介绍陆压,说陆压乃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换言之,陆压乃神火得道,修成人形,故此他说自己不是仙不是圣。
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除了仙妖之外,还有一种生灵,可以得道,那就是精灵。比如草木成精,水火有灵,陆压就是火灵得道。
不过,陆压虽然点破自己的真身,却没有告诉众人他真正的师门,也没有泄露自己压箱底的神通,可是封神大战有一人,在第一次遇见陆压时,就对陆压的来历底细十分清楚,此人就是截教大罗金仙一气仙余元。
在封神原著第七十五回中,一气仙余元为了给自己的徒弟余化报仇,离开蓬莱岛,来到两军阵前,他自恃修为不凡,法术高明,本以为可以横扫西岐,却不料此刻的西岐阵营兵强马壮,单单一个杨戬就不输于他。
土行孙前来盗取五云驼,被余元拿住,却引得十二金仙中惧留孙下山。救走了土行孙。后来,两军阵前,余元大战姜子牙,姜子牙疲于抵抗,眼看就要落败,余元心中正大喜间,不防姜子牙背后惧留孙忽然祭出捆仙绳偷袭,将余元绑住。
余元虽然被缚,但绝不肯低头,他告诉姜子牙,自己早就修成五行仙体,刀枪不入,水火难伤。果然任凭刀砍斧剁,余元分毫未损。无奈之下,姜子牙只能将余元用一个铁柜装了,丢入大海之中。
正所谓金生水,余元施展水遁之术,从铁柜中逃离,来到蓬莱岛碧游宫前。
他本是金灵圣母门下弟子,闻太师的大师兄。通天教主的嫡传徒孙,众人见到余元窘态,无不大怒。
通天教主特赐下一件穿心锁,让余元去把惧留孙拿来,那穿心锁既是通天教主所赐,威力必然极大,若真让余元祭出,惧留孙绝对难逃。
然而,余元带着穿心锁,兴致满满,来到阵前,点名要与惧留孙大战,惧留孙却避战不出,只让姜子牙相迎。姜子牙与余元仅斗了一个回合,还不等余元放出穿心锁,惧留孙再次出手,抢在余元前头,又放出捆仙索,将余元拿了。
余元万分郁闷,却自诩仙体不凡,觉得姜子牙惧留孙也不能将自己奈何。不防此时陆压道人来访,
原文道:
余元一见陆压,只吓得仙魂缥缈,面似淡金,余元悔之不及。余元曰:“陆道兄!你既来,还求你慈悲我。可怜我千年道行,苦尽工夫,从今知过必改,再不敢干犯西兵。”陆压曰:“你逆天行事,天理难容,况你是封神榜上之人,我不过代天行罚。”
此前多年,余元都在蓬莱岛上,两度下山也并未见过陆压,虽说此前陆压曾参与十绝阵,名声传播天下,却只是用过钉头七箭书,还未用过斩仙飞刀。
然而此刻两人第一次见面,陆压一句话未说,余元就吓得“仙魂缥缈,震恐不已”,显然一气仙余元对于陆压道人的真正底细一清二楚,对于斩仙飞刀的强大威力也早就知晓。
也就是说,别人杀不了余元,陆压的斩人飞刀却一定能够。故此余元才会一见陆压就悔之不已,就哀求陆压慈悲。
那么为什么燃灯道人十二金仙都不认得陆压,身为截教神仙的余元却认得陆压呢?
原著中余元第一次来到两军阵前,曾口中作歌介绍自己:
“君不见皇天得道将身炼,伤仙鬓道碧游宫?
坎虎离龙方出现,五行随我任心游;
四海三江都走遍,顶金顶玉秘修成。
曾在炉中仙火煅,你今斩我要分明;
自古一剑还一剑,漫道余言说不灵。”
在这段诗歌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余元早在天皇年间就修炼得道,陆压登场是也曾提及自己天皇得道,两人修行的时间相近,有认识的前提。
其二,余元强调自己四海三江都走遍,也就是说余元并非是那种闭门苦修之仙,而是喜欢游山玩水,这一点点恰恰与陆压一样。陆压登场时也说自己闲游三山,闷游五岳。
其三,余元最强的法术神通就是他修成五行仙体,他之所以号称一气仙,正是因此。诗歌曾道,余元为修炼仙体,曾经在炉火中用仙火煅烧,苦修多年,最终修成金玉之体。
既然余元修炼仙体,最主要的方式是用仙火煅烧,那么他极有可能对于仙火的种类、来源都有着详细的了解。
为了了解各种仙火,他必定会拜访那些以火得道的神仙,陆压身为火灵之精,对于仙火的了解必然远超他人,极有可能就在那时,余元与陆压相识。
然而相识归相识,陆压虽然与余元有点交情,但此刻份属敌对阵营,陆压当然不会手软。他丝毫没有迟疑,祭出斩仙飞刀,宝贝转身之间,余元头颅就被砍下,陆压总算还念着余元一点交情,当姜子牙提议将余元尸体号令三军时,陆压严辞拒绝,说余元已修成仙体,不可侮辱。
在陆压的吩咐下,姜子牙将余元好生安葬。
叶之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