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秦隋亡国原因比较

2022/5/19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www.yealer.com/bdf/2016/2016-12-30/9976.html

秦、隋亡国原因比较

秦、隋立国背景

比较秦、隋之兴,同是统一数百年之分裂乱局而成。自平王东迁后,历史上有春秋战国凡数百年分裂的局面,至秦始皇才成一统霸业。而汉末魏晋南北朝之分裂亦历时四百年,至隋文帝篡周平陈而一统天下。秦隋在历史上皆享国祚不长,秦自始皇立国,历二世胡亥,至于婴而亡,统三主,国祚仅十五年而亡。隋自文帝称国号,历炀帝,至恭帝而亡,凡三世,享国仅三十九年而终。两国衰亡之速,其间有颇多相似之处,兹略分析两者衰亡原因异同于后。秦、隋衰亡异同

一、相同之处

(一)君主方面

一为荒淫好色。始皇成一统霸业之后,他的雄心开始有所松懈。其在位其间,后宫佳丽竟达三千余人。而炀帝荒淫好色更甚,广征美女以供其享乐,于两都及各名城营宫宛,多置后妃于其间以为享乐之用。

二为好大喜功。

始皇雄图大略,拓展疆土,命蒙恬北修长城以防匈奴,又令屠睢南平百越,置象郡等四郡,扩充中国版图。但军民无异被流放于外,遂致民生叛逆之心。炀帝亦好大喜功,在位其间,亦曾三次亲征高丽,惜无功而还;此外尚有伐琉球,征林邑等,用兵无岁无之,造成府库空虚,民怨沸腾,以至动摇国本。

三为穷奢极侈。

始皇为满足其享乐欲念,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动辄征调数十万人民以兴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内宫达二百七十余座,巡幸岁月颇多。而炀帝亦挥霍无度,耽于逸乐,登位后即营两都,兴建显仁宫、西苑于洛阳;自长江至江都,建有离宫凡四十余所,又造以金玉为饰的龙舟多艘,以为其数下江南之用,耗费不少。他们虚耗国库之巨,由此可见,亦为导致秦隋速亡之原因。

四为劳役人民。

始皇视人民如草芥,为了应付建阿房宫、筑骊山陵墓、修长城、筑驰道、御道、疏浚河道等庞大工程,动辄征调数十万人民从事每一件工程,役民之甚,可说空前。炀帝劳役人民,亦不遑多让,掘运河、建离宫、营两都、无不征用数以百万计的百姓,而其巡幸江南,仪仗队亦达万数之众,由此可见他们劳役人民之一般情况。

(二)政治方面

一为君权过大。始皇统一后,崇尚法术,集大权于一身,不恤民命,刻薄寡恩。二世更肆行杀戮,尽失民心,故乱起肘腋之间。然炀帝的独断专横,亦不让始皇专美,妄杀重臣高颎,贺若弼等,专信奸佞谗谄之臣,不恤众意,偶有不顺,辄以杀戮为事,使群臣钳口,不敢直言。

二为佞臣当道。赵高取信于胡亥,杀李斯而独揽大权,指鹿为马,排斥忠良,败坏朝纲,天下大乱。炀帝得杨素之助而得帝位,故宠信素,素专横,朝政日非;素后失势,含愤而终,其子玄感造反,震撼隋室。

三为刑政残暴。秦代行法治,但用法之苛,杀戮之惨,皆前所未有。如偶语诗书者弃市,赴役衍期者斩,一家犯事,比邻连坐,一人犯法,诛及三族等。陈胜、吴广之徒,亦因政刑残酷而被迫揭竿起义。隋之法令,亦属苛酷,当时有偷粮一斤者死,银一文弃市之令,并且任意杀戮功臣、奴役百姓,以致怨声载道,众叛亲离。

四为立储之失。始皇临终时,意欲传位于太子扶苏;但宦者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矫诏立二世胡亥,杀扶苏,然二世昏庸懦弱,赵高遂得以专权弄政,加速秦亡。隋文帝则受杨素及皇后独孤氏之怂恿,废太子勇,立次子广为储,结果广嗣立为炀帝。然炀帝猜忌残忍,骄奢成性,劳民伤财,自然使国家走上衰亡之途。终观两代之招致亡国,立储之失实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三)建设方面

一为修筑长城。

秦始皇为了巩固北方的国防,命蒙恬把战国时燕、赵、秦原有之长城连接修筑,由函谷关至山海关,为我国古代北方国防屏障,对中国后世的影响颇为重大。隋文帝时,亦为了防御东突厥之内侵,于开皇六年大事修筑长城,自灵武至朔方。炀帝大业三年,亦发民夫修筑长城,西自榆林,东达于紫河,为的是增强北方国防实力。

二为大兴水利。不论是隋文帝、炀帝,或是秦始皇,都在水利方面大施建设,对水上交通大有帮助。秦始皇一面发民疏浚鸿沟(汴河),贯通淮、泗诸水;另一方面又凿灵渠,沟通湘江和珠江上游漓江,以利漕运。文帝时亦为了便利关东与关西粮食之运输,于开皇四年开凿广通渠,其余之通济、永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均于炀帝时开凿,规模宏大,我国南北水上交通得以贯通,此举对南北经济、政治、文化之消融,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为开治驰道。始皇为了便于控制全国及促进全国之经济发展,以咸阳为中心,修筑全国驰道,东南达于吴楚、东北至燕齐,南至零陵,北达九原。这些驰道对国防经济均有很大的贡献。炀帝对南北陆路的交通亦甚为注意,先后筑御道两条:一自太行至并州,一自榆林北境至蓟城,以沟通北部的东西交通,并备军运,自是西北路通张掖、武威等。

四为兴建宫室。始皇于长安西北建阿房宫、于骊山建皇陵,内宫凡二百七十余座,均备极宏伟华丽。炀帝营东都,极度宏侈,穷极壮丽,又建显仁宫和西苑,离宫四十余所,建方丈、蓬莱、瀛洲仙山,搜天下奇材异石,珍寓名卉于其中。其实,秦、隋两代都是由纷乱的分裂环境下复合为一,实不应在短短的数年内大兴建设,应该先与民休息,然后按部就班的施行建设。急功近利,致使人民无从得寻生计而起来谋反,在此环境下,倾覆乃是时间上的迟早问题而已。

二、相异之处

(一)政治方面,一为管制方面。秦隋两代,虽同有暴君严法,但隋代之苛刑远不及秦代。秦自商鞅主张法治,始皇用法尤苛,对人民管制太甚,如没收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于咸阳,以防叛乱;徙东方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便于监视;又其对臣民不惜罗织罪状,动辄得咎,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赴役衍期者斩等,管制人民之甚,前无史例。

二为民变方面。虽然隋秦两代的末期皆有民变,但起义者的身份则各有不同。秦末群雄起义是基于遗民思变。因为六国百姓,在暴秦统治下,深感国破家亡之痛,时怀复国之心,及至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六国遗臣均纷纷响应。但是隋代的起事者则为盗贼及旧臣叛将等,性质略有不同。

(二)武功方面,秦、隋两代武力成就实难比较。始皇雄图大略,命蒙恬北修长城,以防匈奴,又命屠睢南平百越,添置桂林等四郡,又移民于五岭,屯田实边,对外武力成就辉煌。隋代于文帝时,虽能力扼东突厥,然炀帝三征高丽,均铩羽而归,国力大损,国威下降。

(三)经济方面,秦代征税浩繁,使男子力耕不足食,女子勤织不足衣。据说其赋税三十倍于古,人民不胜负荷。隋代税轻,文帝时又俭约,故国库充裕;而炀帝时挥霍无度,又广设义仓,以存谷物,故史云:“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

综观秦、隋两代在政治、建设及君主的行为品性上,实在极为相似,而文帝与始皇等的不必要设施和嗣君的无能,实足以导致秦隋于极短时间内亡国的主因。

本题选自03年历史学考研每日一练资料大全!

更多真题解析,点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