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珍稀手稿领衔缥缃芸帙简而大美北京华
2022/8/15 来源:不详华艺国际春拍,古籍善本部在“大美——中国艺术珍品精品之夜”中将以梁启超《中国图书大辞典薄录之部》手稿领衔十余套精写、精刻、精印、精拓之缥缃芸帙,量小而精,简约而美。
民国间写本
梁启超《中国图书大辞典薄录之部》手稿
线装纸本一册,38×26cm.
北京华艺国际春季同步拍卖会
此本《中国图书大辞典薄录之部》手稿共二十页,为薄录编第一类史志及补志(附述史志所资籍之旧录及唐以前佚目),及第二次改本稿之薄录之部一诸史志及补志类附唐以前佚目。
此件原为梁启超得意门生谢国桢秘藏,是任公晚年最重要的未竟遗稿,他一直试图完成这一博大精深的工具书。虽然因身体缘故,未能如愿,但由此也可看出这部大辞典渗透了梁对于图书馆学理论的总体设想,洋洋近万字蝇头小字,揉合隶楷,秀逸隽永,书于饮冰室专用著述稿纸,体现了梁任公做学问时的最真实状态。
卷首内页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在上海成立。梁启超担任董事部部长,致力于建设中国现代化图书馆。同年12月,梁启超出任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编辑《中国图书大辞典》的想法由此诞生。年,梁启超开始着手《中国图书大辞典》的编纂,他计划“将中国数千年来曾有书籍若干种,现有书籍若干种,悉数网罗,分别说明,以近世最精密之表式,作古今典册汇总之簿录”。
梁启超著书图
这个类似于古今图书总目的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图书馆学”建构的一次演练。然书稿未竟,《中国图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只完成了“簿录”“官录与史志”等部分,梁启超先生于年去世,后世遂无问津此书者。然而这些成果对于现代图书馆学而言是非常可贵的。这部手稿是研究中国图书馆事业萌芽阶段的重要文献,将为世人揭开任公统合中国古今书籍目录的思想架构及期间的思想转变。
红筋罗纹纸印书寥若星凤,所见多为席刻。此清康熙席刻唐百家本《李君虞诗集》刻版工整,初印悦目,书品宽大。校勘精良,拍品存旧洒金蜡笺纸书衣,保存完好。清代印书,通常以开化纸最为名贵,以内廷和民间尚有传世。而罗纹纸实更罕。国图在整理周叔弢捐赠的善本书目录中开列此特种纸印本书曰:“康熙四十一年洞庭席启寓琴以书屋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之《昌黎先生诗集》,红筋罗纹纸印刷,纸质细且薄,差似绫罗,中衬白纸,展卷为之吸引,阅之娱目悦心,此本极不易得。”
清康熙席刻唐百家本李君虞诗集
线装红筋罗纹纸一册23.5×15.5cm.
此本录清初收藏大家孙承泽所藏晋唐以降书画法帖、金石碑版,各有点评引申。全帙精写刻,有《渔洋山人精华录》面貌,亦为三代名刻。书凡二册,下册签条有墨笔“槎客署检”,钤印“张熙”。书末有“荫椿”朱笔题跋“查客词兄假以同里蒋氏旧藏校本属为迻录”,并钤印“砚孙”。“荫椿”即张荫椿,杭州人,清光绪癸卯进士,韱分度支部福建司主事,画家张大壮父亲。其中“查客词兄”为张增熙(-)字弁群,号查客,南浔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长兄。按册中墨笔文字有三色,落款另有吴骞、翁方纲、卢文弨。
清乾隆间鲍廷博知不足斎精刻本
张荫椿过录吴蹇过录何义门、翁方纲、卢文招三色批校本《庚子销夏记附闲轩帖考》
线装白纸两厚册一夹板
钤印:张熙、曾经东山柳蓉邨过眼印
28.5×18.2cm.
据下册卷首吴骞朱笔文字一纸,云乾隆岁在上章困敦()于知不足斋鲍廷博处见朱映漘过录何义门批注《庚子销夏记》,亟假归录出,并劝鲍氏付梓。八卷末天头处有翁方纲墨笔,题乾隆四十四年书于小蓬莱阁,云归安丁氏以此书寄鲍廷博付梓,索其题跋,故书之。左又有乾隆四十五年吴骞朱笔“四十五年三月属朱君允达用墨笔录于拜经楼旧藏本”。旧藏本即吴氏下册扉页所云假鲍廷博本过录者。可见此翁方纲文字系吴氏从他本辑录添加于此本者。又八卷末行有墨笔书何义门题跋四行,作于康熙癸巳(),左以绿笔录乾隆庚子()卢文弨批,其中有“义门盖未闻君子之道也”语。所言正指何义门批注《庚子销夏记》言辞之偏激,故吴骞又迻录至此本。此书所录何义门批文字,对孙承泽学识多有不尊,故翁、卢二段文字,皆有批驳义门老人语。吴氏选录二家文字,亦有此意。此吴氏过录原本,后归杭州蒋氏,张荫椿氏又据原本迻录此册。
下册卷首吴骞朱笔文字
此中主要人物,皆为当时考据大家。吴骞字槎客,号兔床,海宁人,家有拜经楼,藏书不下五万卷。卢文弨,仁和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好藏书、校书、刻书,曾校刊《抱经堂丛书》,极精善。翁方纲,大兴人,号覃溪。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对书画、金石、谱录、诗词等艺,靡不精审,其书法尤名震一时。观此册中三色文字,何义门批点文字及翁方纲、卢文弨对焯之为文不以为然的态度,皆有留存。查古籍书目,此书何义门批评原本及吴兔床过录本似乎均已佚失,故此本保存文献之功甚伟。
封面书影
《西清古鉴》为清宫庋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乾隆皇帝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等仿效《考古图》、《宣和博古图》体例,收录清宫所藏古代铜器一千五百二十九件,并录伏羲氏至明代崇祯钱币及外国货币、厌胜钱等共五百七十枚,由画院供奉梁观、丁观鹤等绘图,陈孝泳、杨瑞莲摹篆,励宗万等缮书,器物的方圆围径、高广轻重记载详明,对古器物的铭文均钩摹注释,图绘精妙,考据典核。此本据乾隆殿本影雕,牌记题"光绪十四年迈宋书馆在日本铜镌",与原本形神皆同,开本豪阔,纸墨具佳,颇可宝藏。铜版于光绪十九年()购回并进呈宫内。
清光绪十四年迈宋书馆铜板印本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
线装纸本三函二十四册
参阅:《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第页。
42.2×26.5cm.
《诗志》九行二十三字,正文无行格,刻圈点。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首有西湖刻图版画十八幅,前有总序及目录。前印。《诗选》八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无鱼尾,行间刻圈点。前印。白纸厚韧,类似明代后期白棉纸质地,无衬。《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地理类著录有清顺治十二年刻本《西湖览胜诗志八卷》,《诗选六卷》无著录。入《四库禁毁丛刊目录》。此书较稀见,拍场无多。
清早期刻本西湖览胜诗志八卷西湖览胜诗选六卷
线装白纸一函六册
钤印:茂松清泉馆印等
25×15.5cm.
此本清乾隆壬午汪氏一鸥草堂精写刊本《黄山导》首有休宁汪彩五辑一鸥草堂刻书牌记。有黄山图、苏东坡先生笠履图、长江图、采石太白楼图、瀼西草堂图、高青邱先生像、渔洋先生像、万峰独立图、石湖图等,书中插图多幅,绘刻精细,并摹刻朱印御题、印章。正文分幻影、珠璧、鸾啸、默音四集,集各一卷,每卷又细分上、中、下三卷。通篇手写上版,字体精妙,开本小巧,至可把玩,为清中刻本之上佳之作,又是书极稀见,《增订四库目录标注》、《贩书偶记》正续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皆未著录。
清乾隆壬午汪氏一鸥草堂精写刊本
黄山导线装开化纸一函八册
18×11.3cm.
《方氏墨谱》是明代制墨、印刷、版画重要的里程碑。“墨之在万历,犹诗之有盛唐”,有明一代,制墨之艺达到高峰,尤万历年间徽墨装饰风格转变的同时,也是中国印刷技艺、版画技艺重要的勃发时期,故此中精品《方氏墨谱》尤显珍贵。此本《方氏墨谱》乃最初方氏美荫堂印本,含序跋铭赞二卷、图六卷,图又分:国宝、国华、博古等六类,图样涉及殊方异物、神话人物,历史名杰,来源包括玉器、瓷器、徽州石木雕刻以及丁云鹏、吴延羽等名家画作,可谓“形文毕陈”。《方氏墨谱》自成书即大受欢迎,其时梅守箕言:“一时为之纸贵”,初版以后未即十年,编撰者方于鲁被迫出走徽州,书版随之散落,故初版更显难得。此本初印之风貌盎然,白棉纸精印,厚册品佳,初版每有方氏钤章,稍后印者均无。洵然可宝。
明万历间方氏美荫堂刻本
方氏墨谱线装白棉纸一函六册
钤印:大玄氏、方氏于鲁、方氏建元、琅琊世家、王景祜印、受夫、红叶节庵
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谱类,P。
2.《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号。
32×19.5cm.
此《文字会宝》为白棉纸印本,开本阔朗,通篇写刻上板,字数行款不同,字体风格不一,乃书法之佳作。此书妙选辞林粹古之珠玉,旁求墨府会名笔之琳琅,文字上溯屈原、下逮苏轼,由明代善书者如董其昌、陶望龄、黄汝亨等一百余人书之,刻印精美,宛然手迹。正如序言中所说:“是编萃于千载之绮章,合一代之名墨,是龙凤水陆之珍也”。
明刻本文字会宝
线装白棉纸一函八册
著录: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线装书局,年。
2.《中国善本书提要》P,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3.《中国古籍版刻辞典》P,苏州大学出版社,年。
30×20cm.
是书辑选六朝骈文七十二篇,合为赋、铭、诏、策、令等十八类,收入作家三十六人。全篇构思精练,修辞简洁,较全面地体现六朝骈文发展的面貌。名手镌刻,评语圈识用朱色套印,扉页及自序以汉隶书之,神采奕奕,如读古碑,历来为书林所称道。许梿刻书,凡最初印本皆钤许氏印信数枚,后人自可以印蜕多寡以别高下。牌记、叙、正文等处共钤有许氏藏印六枚。磁青纸封面,原装原签,品相极佳。
清道光五年许氏六朝文絜享金宝石斋朱墨套印本
线装纸本一函二册
钤印:海昌许氏古均阁藏书、浔阳李氏珍藏、长安市上、许梿印信、珊林隶古、许梿经眼印信等
参阅:《清代版本图录》P20,黄永年、贾二强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年。
著录:《中国古藉善本总目》集部第页。
29×16.5cm.
提要:许梿(~),字叔夏,号珊林,室名古韵阁,浙江海宁人。清道光十三年进士。以六书名其家。博通文字、医学,兼善篆隶书。刻书以精善著称。有《古韵阁集》、《洗冤录详义》等。
此《峤雅》二卷,为作者自编诗集、游记;《赤雅》三卷,为作者游历广西时记录所见所闻。前牌记题“扶南海雪堂藏书”,版心下端刊“海雪堂”字样。黄裳《清代版刻一隅》收录此书。邝露(-)字湛若,号海雪,广东南海人。明末广东著名诗人。工诗词,精书法。南明唐王时任中书舍人,永历帝时出使广州。清兵入粤,与诸将戮力死守,凡十余月,城陷,不食,抱琴而死”,当时怀抱之琴“绿绮台”,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曾属明武宗朱厚燳所有,为岭南“四大名琴”,真可谓生也超逸,死也风流。
清海雪堂精写刻本峤赤全集
线装纸本一函三册
29×16.5厘米.
此本清乾隆十三年刻本汪氏鉴古斋墨薮不分卷为手书写刻上板,字体以篆书、行书、魏体、仿宋体等数种,颇有异趣。包括墨赞、墨铭、题词等内容。汪近圣清代制墨名家。号鉴古。系徽州绩溪县尚田村人。原是曹素功家墨工,清康熙、雍正年间崛起,摆脱曹家羁绊,独自在徽州府城开设了一家“鉴古斋”墨店。其墨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与曹素功、汪节庵等齐名,一时购求之家咸以汪氏为最。此书罕见。
清乾隆十三年刻本汪氏鉴古斋墨薮不分卷
线装纸本一函六册
钤印:张壁东藏、晚香斋主、群众出版社资料室藏书
29.5×18cm.
是本《王振声过录批校》卷首摹写碧筠草堂封面及仿帖,是照顾氏补刻後印本影抄。全书经王振声朱墨兰黄四色过录海宁吴骞、元和戈襄校并跋。嘉庆中吴骞以碧筠本为底本,校以宋蜀本及旧钞数本(内有冯校与义门校),为清代所传《笠泽丛书》校本中最善者。故其本同时人多相传录,黄荛圃借录者,归陆东萝,戈顺卿从东萝借临,并录其父小莲意校於书眉。即此本校勘所由来。唐乾符六年(),陆龟蒙卧病笠泽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四卷,系为诗、赋、颂、铭、记等杂文集,不分类次,故名“丛书”。“丛书”一词即始于此书。
旧写本王振声过录批校笠泽丛书
线装纸本二册
27×18cm.
提要:王振声,江苏昭文人,字宝之。道光十七年举人。精音韵之学,晚年喜桐城派古文。学者称文村先生。有诗古文稿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