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廿二宽仁厚德,端正不羁,恭祝重

2023/6/24 来源:不详

老牌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8D%8E%E5%9B%BD/3725442?fr=aladdin

重阳祖师(-)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幼好读书,长善属文,才思敏捷。又喜弓矢,志倜傥,不拘小节。弱冠,入府学。金天眷初年()应武举,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后为小吏,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遂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弃家出游,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

金大定元年()年在南时村挖穴墓,名“活死人墓”,居其中,潜心修持。大定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大定七年()自乞食,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并创立了后世影响深远的全真道。

在创立全真道的过程中,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这七名弟子就是后世有名的“全真七子”,为全真道的传承,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年携弟子返回关中途中,羽化于开封,葬于终南山刘蒋村(今陕西西安鄠邑区祖庵镇)。西安重阳宫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也是重阳祖师仙茔及安放遗蜕之所。

北宋政和二年冬天,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在安宁的心绪中走完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程,与此同时,陕西京兆府的咸阳王家正围绕在喜庆的氛围中,因为家里,即将又添新丁。

王家家业丰厚,为富且仁,每每在荒年时将自家的囤粮借出用来救济乡党邻里。积下了善缘,育下了厚德,王家也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农历十二月廿二日,让王家人满怀期待的孩子终于降生人间,孩子是个男婴,家人对他寄托着诚信立身的美好祝愿,以《易经》里的中孚卦为名,给他起名叫“中孚”,因是家族里第十八个子嗣,他的小名便被呼为“十八郎”。

王中孚出生时已是公历年,此时的北宋内有昏君奸臣误国,外有邻邦虎视眈眈,早已经是危机四伏。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十八郎出生仅4年后,身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赵佶竟然公开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变本加厉地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大宋王朝在自己粉饰的太平盛世中不知不觉走向了摇摇欲坠的边缘。

短短几年内,来自东北的金人伺机发动了战争南侵,金国军队势如破竹地一路攻打至北宋腹地,宋都被破,皇室被虏。即使远在大宋西境的陕西京兆府,不久后也被金军所据,京兆府被破时,王中孚只有15岁,他就是在这样纷乱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渐渐成长起来的。

-2-

然而,宋金战争其后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才是更为错乱的。

北宋亡国后,南宋王朝延续了国祚,而陕西的局势仍在宋金军队和难民起义中像走马灯一样来回变更。到了年,金国为了稳定初步占领的宋地,扶持起北宋降臣刘豫建立了傀儡政权,国号“大齐”,统治范围包括了京兆府在内的关中地区。

刘豫通过上下运作,费尽心思地当上了“子皇帝”,思量着做起他的千秋美梦。然而,在他治下的三秦大地却仍然不太平,刘豫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压榨百姓、民不聊生的政令,使得关中父老并不满意他这个所谓的伪齐政权。

恰恰这时,关中大地遭遇上了灾年,一些饥饿的乡民便盯上了咸阳大户王中孚家的粮食,他们合伙闯入王家抢粮夺粟,有的人甚至趁乱抢夺王家储蓄下来的金币,将王家上上下下折腾得一片狼藉。

王中孚的父亲很生气,他将自家被抢的事实如实地控诉到了统府,于是官府就把乡里三百多户人家搜寻了个遍,找回了被抢财物,又将闹事的主犯抓到了王家。

年仅十几岁的王中孚看着被捆绑起来的乡党,起了恻隐之心,他劝父亲说,“此乃乡党饥荒,譬如乞诸其邻者,亦非真盗也,安忍陷于死地!”

就说这是因为乡党们填不饱肚子,没法生存,就像是求邻居施舍些饭吃,并不是真的想盗窃,我们怎么能忍心眼睁睁看着他被治罪而死呢!

父亲见他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仁爱的胸怀,于是就不再追究,放了这个聚众哄抢的人。

-3-

时代虽然不稳定,但王家对王中孚的培养教育却不曾间断。

二十岁时,王中孚和所有的青年才俊们一样,为了日后能科举进仕,特地从咸阳家中来到京兆城(今西安),秉持着“青春应是好看书”的积极人生观,努力地在京兆府学(今西安碑林博物馆)修习儒学、学写诗词。

京兆城是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复建起来的城池,周围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故唐旧地。一次,王中孚在学余闲暇时间信步游荡到了城东的唐代兴庆宫旧址。

看着兴庆池(在今西安兴庆宫公园)里的片片荷花,他有感道“雨翻荷叶珍珠迸,风卷筠梢珮(同佩)玉枝”,廖廖数语,一幅湖畔香莲的美景画面便跃然眼前。

王中孚不仅善写诗词和文章,更是长得高大威风,身体魁梧,舞刀弄枪也是不在话下。最为可贵的是,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伪齐“皇帝”刘豫不顾百姓死活,各级官员贪污腐败,导致关中地区天昏地暗,社会混乱。

而王中孚从小所接受到的教育令他不改其真,正直做人,这样一来,难免导致他触犯到了某些小人的利益,别有用心之人便将他的名字从科举应试的录取名单中除去。

虽然无缘入仕,但“端正不羁”,是他对自己问心无愧的评价。

-4-

年,金国政府因不满伪齐长达七年的治理现状,于是废掉了刘豫这个“子皇帝”,关中平原的归属问题,再一次成为政治筹码被摆到了桌面上任人分割。

经过宋金双方长达两年的观望与谈判,出于战略性考虑,金国将陕西关中短暂地归还给了南宋政府,秦川百姓听说了自己能重返故国复为宋人的消息后,打心底乐开了花。

王中孚也按捺不住欣喜,即便科举之路被阻,他也要在军事方面有所成就来实现人生理想。于是,王中孚特意避人耳目将自己改名为王世雄,满怀希望去参加了武举考试。

凭借着强壮的体魄和敏锐的思维,他果然不负众望地获得了第一名。

但令王世雄失望的是,陕西归宋短短一年后,宋金两国又一次开战,金国再一次占领了陕西并且打消了将陕西归还给南宋的念头,八百里关中沃野复为金国之土。

这一次,金国不再任用宋方降臣治秦,而是设置了京兆府路,直接统辖关中。

-5-

对于秦川百姓而言,无论陕西归宋还是属金,只要不再打仗,能够安稳地生存就是最大的幸福,王世雄在无奈中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幸的是,金人虽然接替伪齐统治了陕西,而吏治问题仍然腐败不堪。

王世雄自从武举出仕以来,他的周围永远都是同一类臭味相投的“假俏汉”,这些人奸诈狡猾,表面上能说会道,装模作样;但其实善于伪装,明争暗斗,心里城府极深,王世雄评价这类人是“百般奸计”、“嫉妒愈增”。

社交场上免不了饭局宴会,当有人要求王世雄去陪客赴宴时,他竟然直言拒绝,说“廉俭温良身自在,莫追陪”。在这样的环境中,王世雄并未更改初心,在职一天,他便一天坚守着“莫使偏颇,须存直正”的信念。

日往月来,王世雄年岁渐高,转眼已是四十多岁,他不禁长叹,心里思量着“孔子到了四十岁已不被世间乱象所迷惑,孟子到了四十岁也已不被名利宠辱所动心,而我如今也已过了这个岁数,还是浑浑噩噩的,这不是太傻了嚒?”他又想“人被钱迷,钱由人使,一来一去何时已?”“有钱时,人见爱,及至无钱,亲也全疏待”,世间之所以有各种乱象,莫不是人心的偏失在作祟。

看清了,悟透了,王世雄便辞去了吏职,走出了家门。他放浪形骸,“每日闲游西复东”,倜傥洒脱地游乐在渭河与秦岭之间广袤的平原上。

有些人看到他整日不修边幅,狂放不拘,于是便起了个“害风”的外号取笑他,王世雄自己倒是毫不介意,他自知凉暖,不怕世俗的耻笑,反倒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号并以自称“王害风”。

即使前半生百般委屈,但他仍然在寻求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清空了内心,沉淀了思想,便总会有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

-6-

年的一个夏日,即将年过半百的王世雄在京兆府鄠邑的甘河桥头遇到了两位高士,他谦虚地向先生们行礼,经过与他们的深刻交谈,王世雄受到启发,获益良多,似乎终于明白了自己人生的归宿。

其后,王世雄便笃定了决心要修真参玄,他改名为王喆(又作嚞),字知明,号重阳子,开始了他的修道之路。那两位高士,就是日后被王重阳称作“先师”的正阳真人钟离权和纯阳真人吕洞宾。

王重阳既已清醒,便努力地奋发精进,他不只将《道德经》、《阴符经》、《黄庭经》等道书钻研透彻,还熟读了《金刚经》、《心经》等禅宗佛典,至于少年时所学的“学庸论孟”等孔学义理更是清楚明了。

王重阳不仅结识了迟法师、韩茂先这样的可靠道友,亲近着仁法师、定院主等有道的佛门僧人以及来彦中、赵文林等有德的儒门学士,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海洋中畅游汲取营养,还在后来的修行实践中相继得到纯阳吕真人和海蟾刘真人关于道家内炼工夫的指点。

经过对传统道教的取舍和不断地摸索思考与实证体会,王重阳终于探求出了一套体悟求证生命本真的方法,这便是全真道思想最初的雏形。

王重阳的骨子里,有着关中人“生冷噌倔”式的豪直坚毅,修行不有所成便决不罢休。

他在京兆城郊外的终南山下挖墓自居,自称“活死人”,更是在墓居的四周栽种了几棵人们常见的海棠树,有人不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什么,王重阳回答说“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

海棠作为南北常见的名花,普遍深受世人喜爱,而由他开创的全真道思想也应给人们带来有益的影响,让全真道尽被天下所知。

为了实现这番豪言壮语和宏伟的雄心壮志,王重阳默默奋进,静心修持。墓中三年后,王重阳又迁与李灵阳、和玉蟾两位道友庵居同住,彼此砥砺,共同进步。

-7-

数年来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艰苦的锻炼让王重阳真性灵明,日渐了真,圆成了实实在在的修为。

秦地的一些慕道之士纷纷被吸引至京兆来获修全真之学,其中就有醴泉县(今陕西礼泉)的史处厚、栎阳县(今陕西阎良)的严处常等人,他们前后拜师于重阳真人,成为了全真道最早的一批弟子。

对于真心求道的信友修士,重阳真人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重阳真人并不号召所有的全真弟子都抛世出家,他曾力劝京兆税院的冯五郎“休弃业,莫别妻”,让京兆城的王小六郎“休出离”,还对人说“须知谨谨修心地,何必区区衔道衣?”又说“枉把妻男空弃舍,将来罪业看如何!”

而对于出家道众,全真道则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如重阳真人自己便主张“十分戒行愈精严”,要求道人不沾酒肉且出家断缘。

对于一些道人的不良现象,重阳真人反问道“虚夸修炼炼何曾?”他还经常劝言道众们要绝尽思虑,行住淡素,不得言谈是非,不得一心二慕。

在家的居士或出家的道士,虽然选择不同,但只要用心行持都是在修道。可见,重阳真人并不是狂热的宗教家,对于不同的人他有着不同的教导方式,是真真正正为信众考虑的高士。

-8-

无论是对在家居士还是出家道士,重阳真人都要求弟子们安分守己、遵纪守法,他说“掌法遵条常谨守”、“遵隆国法行思义”,对于此,他更是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

年前后,重阳真人有了东行的想法,准备要离开秦中故乡向东度化有缘,而一位道友却将他的通行证给偷藏了起来。根据当时的法规,没有通行证便无法出关,重阳真人只好作罢,因为自己“会要修持遵国法”。

东行受阻,他却在长安滦村(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的吕道人庵写下了自己的辞世颂,其中言明了自己所追求的是“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他的东行之心无法被他人左右。

年,他烧掉了自己所住的茅庵,毅然决然地走出了关中大地一路向东,终于在胶东半岛遇到了马钰、谭处端等苦苦找寻的“知友”,他将马钰等弟子视为“物外真亲眷”,即使不久后重阳真人世寿将终,可也仍然无悔于自己东行的决定。

年,重阳真人在汴梁羽化,无憾的是身边尚有丘、刘、谭、马四位弟子陪守。两年后,四子又将师父仙骸移葬回了陕西故乡,让重阳真人与他所爱的秦川渭水永远为伴。

此外,重阳真人在陕弟子们还将师父的文集初步整理了出来,在京兆城刻板刊印成书,使关中徒众尽可受教,后又经长生真人刘处玄分为了九卷,最终形成了重阳真人的传世著作——《全真集》。

-9-

重阳真人追求的真实,活的也真实。

他喜闻音乐,欣赏完风琴后,他便感慨“携尔蓬莱在玉庭”;他也爱吃面食,吃毕馎饦后,他便感慨“餐了赴蓬莱”;他更热爱生活,修剪完胡须后,他夸赞匠人“刮削与提挦甚停当”,令他“心洽意惬”。

由重阳真人所开创的全真道,经过历代后辈高贤的不懈努力,积极地适应融入于不同的社会时代,逐渐成为了道教的主流教派,被时人与后人所认可。

正如他所希冀的那样,全真道思想的“海棠花”早已飘散到了九州四海,生根发芽,为每一位懂得欣赏此花的雅士送上自己独特的芳香。

由于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三位仙真于重阳真人有教化之恩,因此他们被奉为全真道的“三祖”,而陕西这方重阳遇仙悟道、行道度人的仙迹之土,也被视为全真道的起源地。

时至今日,道教全真派宫观每每会在庙宇修建一座石制的遇仙桥,象征着祖师钟吕点化重阳的典故,提醒着门人不忘宗祖家风,一任全真法脉。

重阳祖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

先天至圣。不朽金仙。广垂法力。度济愚贤。积功伟大。道法万千。泛滥郡州。万儒受点。宣扬道教。不辞舌尖。顽石点头。豚蛇煅炼。七真衔赐。功盖凌烟。位列金仙。玉清灵显。常存慈爱。照遍大千。至灵真宰。至上法严。垂世不朽。道范长存。全真开化。重阳帝君。

重阳祖师诗词

叹贪婪

叹彼人生,百岁七旬已罕。皆不悟、光阴似箭。每日家,只造恶,何曾作善。难劝。酒色财气恋。也兀底。福谢身危,忽尔年龄限满。差小鬼、便来追唤。当时间,领拽到,阎王前面。憨汉。和骨骰软软。也兀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