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风景线神奇185蓬莱海市

2023/2/17 来源:不详

哈巴河县因境内的哈巴河而得名,“哈巴”在蒙语中是“河床坡度大、多跌水”意思。哈巴河县所辖区域在唐代属于“北庭都护府”辖境,至清代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统领,年始设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团即屯垦于哈巴河县境内。

住宿的“友谊峰大酒店”位于哈巴河县城的最西端,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观看落日的好地方,可惜我们只赶上了落日的余晖。

酒店门前的树上,结满了不知名的红果子。触手可及的红果子能在树上安然无恙,让我不得不为哈巴河人的素质暗暗竖起大拇指,其“国家级园林城市”的荣誉看来真不是浪得虚名。

今天晚上没有团餐,我和女儿在大街上绕了半天,才在民主西路相中了一家叫“西域拌面王”的餐厅。两个人要了两碗羊肉拌面,外加一把羊肉大串。我是个不完全的素食主义者,很少吃肉,对羊肉更是仅限于少许的羊肉串。但今天吃到嘴里的羊肉,我只能实事求是地说:真好吃!

在新疆第四天的行程可以说是“军垦之旅”,因为这一天的主要游览活动或多或少都与“军垦”有关。新疆的“军垦”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此后历代相沿不辍。新中国的“军垦”在新疆始于年10月,目前共有“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屯垦戍守在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我们今天要造访的几个景点都属于“兵团”第十师团。

大巴驶出哈巴河县城不远,公路边即开始出现大片的白桦林。一眼望去,那一株株白桦就像是一群素衣的窈窕女子静立在葱茏之中。

白桦林刚刚远去,大片的油葵又给我们送来了一抹又一抹的金黄。

早上从酒店出发的时候,肚子还是正常的,但在距离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也就是团团部所在地大约还有十几公里的时候,肚子突然下坠——估计是早餐前的那瓶酸奶喝坏了。大巴刚在停车场停稳,我第一个从车上跳下来,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冲进多米外的卫生间,急迫中甚至崩坏了牛仔裤的拉链。

一条一直向北编号为的专用公路把我们引向祖国的西北角,也就是那个被称为“西北之北”的地方。这里所说的“专用公路”是专门为屯垦戍边修建的,至少在目前,只有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人才可以进入这条公路;对于外国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居民来说,这里还是禁区。从地图上可以知道,这条专用公路以西十几公里的地方就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边境线。一路上没有见到外地牌号的私家车,自驾游在这里也应该是被禁止的。

第一个停留的景点是鸣沙山,一个以沙漠游乐为卖点的景点。主要游乐项目有两个,一个是沙漠越野车,一个是骑骆驼。年在宁夏沙坡头的时候,女儿就对沙漠越野车跃跃欲试,这次终于如愿以偿。而我等颈椎、腰椎不太健康的中老年人士被建议不宜参加此类过于“剧烈”的运动,只好作罢。游乐场的工作人员大多身着迷彩服,在旁边还能看到身穿“兵团”制服、佩戴“兵团”标志的人。

我们的大巴继续北行,导游的“兵团”故事也渐入高潮。导游自称是“兵团人”的后代,言谈中对“兵团”充满了感情。他的讲述真切感人,让我的泪水多次夺眶而出。当导游带头唱起《歌唱祖国》的时候,我甚至一度哽咽。不管导游的“兵团”故事讲述是官方安排,还是导游自己的个人选择,在这里我都要感谢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感谢他在这个物欲横流、强调自我的时代还勇于传播正能量,大大方方地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我们这个团队是在高举着五星红旗的排头兵(一位当过兵的中年女团友)引导下,排着两路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口号,走进团第一连驻地的。我们在“西北边境第一连”连部(现在辟为团团史馆)门前列队,再次唱响《歌唱祖国》。对于年过半百的我来说,《歌唱祖国》不知道唱过多少遍,但在一个离祖国边境近在咫尺的地方放声唱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心中的感受还是非常不一样的。特别是在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年代里,歌词中的“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和“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刚”让我们顿感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连部门前有两块自然型刻石,左边一块上书“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放羊牛。”;右边一块上书“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到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境线,摧不垮的军垦魂。”这两块刻石上的文字堪称是浓缩的“兵团”历史,也是“兵团人”对国家、对民族赤胆忠心的真实写照。有报道说,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这一带的中苏边境山雨欲来。但“兵团”家属们都放弃了让她们后撤的安排,坚决要求和丈夫们留在边防第一线,共生共死,绝不分开。

在连部旁边还保存着两座“地窝子”。这是一种半地下的住屋,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人类在初民时期大多采用的一种居所建造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平地上挖一个长方形土坑,然后在上面覆盖人字形的屋顶。“地窝子”建造方便,成本低廉,在缺石少砖的情况下,可以迅速解决住的问题,但其阴暗、潮湿、采光不好、冬不暖、夏不凉的缺点非常明显。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地上地下各一半,枝条搭上芦苇盖,门往深处走,窗在顶上开。”是对“地窝子”的生动写照。“兵团人”开始创业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住在这样简陋的“住宅”里,当年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在连部以北大约两公里的一个高岗上,矗立着一座以中国地图为图案的纪念碑,这就是“西北之北”纪念碑。我们这个团队的30多个团友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在茫茫四野久久回荡。从高岗上望向西北,目光掠过、荒漠、森林、河谷,河谷的西岸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午餐安排在团二连的一户人家里。这户人家紧邻公路,一条窄窄的输水渠在门前流过。在输水渠和房门之间是一块不算小的菜地,种满了茄子、辣椒、南瓜等多种蔬菜。午餐的菜品都是家常菜,主食中的玉米糊让我这个山东人倍感亲切。餐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鸟类照片,听主人说,这些鸟都是当地比较常见的。从这些照片的拍摄水准来看,这家的主人应该是个水平较高的摄影发烧友,并且有“打鸟”的爱好。

午餐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白沙湖。白沙湖位于团三连管区内,水域面积0.5平方公里,是一个袖珍小湖。环湖有连绵不断的白色沙丘,“白沙湖”之名应该由此而得。白沙湖的水给湖周围带来了生命的可能,芦苇、菖蒲等植物密布在湖岸之上,多种水鸟翔集于此。湖岸上的植物反过来又庇护了湖水,让湖水在一定程度上免于风沙的侵袭。在白沙湖周边更广阔的范围内,生长着大面积的白桦、山杨等高大乔木,它们的存在,让孤悬沙漠之中的白沙湖不再孤单。我推断,这些桦、杨混交林都是“兵团人”借助于白沙湖的湖水种植的,并使这里最终成为一片绿洲。白沙湖身处沙漠之中,却不被流沙所吞噬,其存在机理应该和甘肃敦煌的月牙泉比较相似,但白沙湖的面积显然比月牙泉要大许多。

最后游览的一个景点是“马军武哨所”。对马军武的名字和先进事迹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现在的哨所包括一栋红顶白墙的人字架住房和两座高达数十米的瞭望塔;一座二层平顶小楼已经封顶,这将是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未来的新家。在哨所前面的广场上,有一座为纪念年战胜特大洪水而设立的纪念碑。年4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发生特大洪水,河流有向我国方向改道的危险。按照国际法,以河流主航道为界的两国边界将因河流主航道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洪水导致的河流主航道改变将使我国丧失部分领土。为使国土不受损失,团不分男女老幼,全员出动,竭尽全力与洪水奋战16个昼夜,终于战胜洪水,保住了家园。为固守这片国土,洪水之后,在此地始设民兵哨所,这里从此也就成为了马军武的家和岗位。

离开传奇,我被“兵团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与马军武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可就在我享受内地和平、安逸生活的同时,马军武和千千万万的“兵团人”却戍守在边界线上,披星戴月,餐风饮露。我们要衷心感谢马军武这样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更多人的岁月静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