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五日知登州风范长存映千秋故事

2022/11/5 来源:不详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229/7723195.html

大家都知道苏轼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但是他有一个五日知登州风范长存映千秋故事大家了解肯定不深。话说八月中旬,苏轼与妻游山东半岛。一路走过去,青岛、威海、烟台、蓬菜像一串珍珠镶嵌在半岛海滨,崂山、成山角、刘公岛、芝罘岛、蓬菜阁等名胜的山光海色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登蓬莱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里、我面对秀美景色,追寻着苏东坡的足迹,发思古之幽情,不禁感慨万蓬菜古为登州治所。

那年苏轼49岁那年在这里做了五天登州太守,但他的名字却被蓬菜的老百姓千古传颂。今天的蓬菜阁旁耸立着苏公柯、卧碑亭、宾月楼等与苏轼有关的建筑。苏轼在蓬菜为官的时间只有短短五天,是何原因能让当地老百姓如此怀念,又是何原因能为蓬莱留下如此胜迹呢苏轼,字子,号东坡居士。公元年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先后任凤翔判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太守,因反对新法被诬下狱后贬谪黄州。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年)五月,苏轼在历经乌台诗案磨难和贬谪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启用,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当年十月十五日,苏轼跋山涉水抵达登州治所蓬莱,到任五天...登州临海,自古盛产海盐。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就实行“谨正盐策”,即收征盐税以使国家富强,在沿海设立了许多煮盐专户,名为灶户宋代推行官植食盐,“榷”就是专卖、专供或专利之意。户所产之盐只能卖给官家,百姓只能向官家买盐,而官家收进盐价很低,卖出盐价又太高,结果灶户纷纷破产逃亡,百姓吃不起盐,民想沸腾。

苏轼了解到这种情况,当即向朝廷上了乞罢登莱盐状》奏书,对当时的植盐政策在登州一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样下去不但百姓受害无穷,官府也将无一毫之利,建议罢登莱核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其税。此状经诏准后,朝廷废除了过去的当地食盐专营专卖制度,改为由沿海盐民即灶户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老百姓欢呼雀跃。罢盐政策在登州一带一直沿用到晚清。清代盐政碑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盐书,为民图休息。士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宋时登州地近辽国,处在国防前沿。而在登州的数日里,苏轼发现这里的防御不尽人意,回京后立即向朝廷进奏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首先分析了登州在防御外敌入侵上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接着报告了百余年间登州电兵成将的情况,指出当时登州式备松懈、电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向朝廷表示了他深恐“兵势分弱、以启心”的忧虑。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见,从此登州海防、边防得以进一步巩固做了这么多好事,登州百姓自然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

此后,当地百姓自发在蓬菜阁附近修建了苏公同,后人在门前题联曰:“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柯。”短短一联,便把苏轼对蓬菜的影响刻画得淋漓尽致苏轼为官,具有其同时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为代表的宋代中期优秀士人所追求的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始终怀着致君尧舜的抱负,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尽心尽力履行其职责,处理军政要务他在知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处的地方官生涯中,始终如一,坚持为官一任正福一方,即便在被贬居黄州,惠州、州等地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从未敢一日忘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其人格、情操堪称士人典范蓬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自古称为“山海名邦”,素以山光海色秀美壮丽著称于世,尤以蓬莱阁、海市楼闻名遐。

蓬菜阁坐落于城北丹崖山顶,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灼见这里山势雄伟,景色幽美,便建阁其上以供游览山顶殿阁凌空,云炳缭绕,阁后下临大海,绝壁高悬南望烟雨万家,北碧海苍茫,时或一阵海雾飘来,轻妙般的云雾缠绕,殿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令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之感卸任返京之前,苏轼偷得浮生几日闲,登山观海,吟诵抒怀,为蓬菜留下了《望海》、《海市诗)、《海上书怀)等十余篇诗文佳作,尤以《海市诗》最为著名,堪称千古绝唱登州海市,自古以来久负盛名。最早见于晋人伏深的《三齐略记》:“海上气、时结楼台,名海市”。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说:“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苏东坡对海市自然心生向往然而他在登州的时间太短,这使得他在临别之的更加渴望能一睹海市奇观。可时值冬季,海市难觅,他便向海神祈祷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便真的出现了海市。苏轼在惊喜之余挥笔写下了《海市诗》,其序云:“于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也于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其诗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蓝鞭鱼龙。重楼翠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诗中描绘的海市楼仙气回荡,声势浩大,既表达了他面对蓬山水美景的欣喜,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忧思。

十月寒冬,苏东坡是否真的看到了海市蜃楼,答案并不重要,我从这首诗中读到的是苏轼那种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索苏轼来登州时蓬莱阁建成仅二十余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苏轼在文学上的名声和威望使他的《海市诗》引领了蓬莱的诗文。在他之后,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到登州必写诗著文,成为了蓬文化一景,而蓬阁也因此增色,名扬四海今天的蓬莱是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包括蓬莱阁、吕祖殿、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几组建筑物。其中和苏轼有关的有“宾日楼”、“卧碑亭”和“苏公祠”等。“宾日楼”为两层八角亭,楼上是看日出的好地方。苏东坡曾有言宾日出于丽谯,山川炳焕。”(东坡志林》曾提及他在“宾日楼”作画,成“枯木竹石图”,自认为是此来之绝。“卧碑亭”内横幅碑刻正面刻行草《书吴道子画后》(苏轼为史全叔所藏吴道子画题跋)背面刻楷书苏轼的《海市诗》,是蓬莱阁内珍贵的碑刻,有着重要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苏公祠”是在苏轼离开登州后当地百姓所建,祠正中悬有苏轼石刻画像拓本,并嵌有清代大书法家翁方纲临写的《海市诗》石刻。苏公祠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石室,但比起那些雕梁画栋的宫庙丝毫也不逊色,千百年来,人们从各地来此凭吊,表达对苏轼的景仰。苏东坡的风范千古长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