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十大赞美语,哪些让你脱口而出下
2022/11/11 来源:不详《济南的十大赞美语(上)》介绍了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曾巩的“齐多甘泉,甲于天下”,黄庭坚的“济南潇洒似江南”,元好问的“有心长作济南人”,于钦的“济南山水天下无”。现介绍后五条。
六、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此语也是元代于钦所言。笔者曾想,若从古今流传的众多济南赞语里选出10条,10位作者一人一条最好。但是掂量来掂量去,于钦的这一条和前一条实在是传播广,影响大,分量重,似再难找出其他人的一条予以替代。因此还是不要因人废言吧。
于钦在《齐乘》卷二写道:“钦尝拟《会波楼记略》云‘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有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会波楼记略》的全文今天已经看不到了,这句评价性的赞语幸亏写入《齐乘》而得以流传。
“济南山水甲齐鲁”这句话的意思,元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赵孟也说过。至元二十九年()赵孟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抵济后即给亲家季宗元写信道:“济南山水之胜甲于山东。”于钦年出生,年辞世时《齐乘》仍未完稿。尽管赵孟之言比于钦早数十年,但是并未公之于世,这封信札一直为私人收藏,年后才逐渐被世人知晓,所以于钦并非蹈袭赵孟,而是英雄所见略同。于钦是做文章,不同于赵孟随意挥洒的私信,文字更加简洁凝练。
“泉甲天下”意思实同于宋代曾巩所说的“齐多甘泉,冠于天下”。于钦在前面加了一句“济南山水甲齐鲁”,两句形成层递关系,不仅推崇济南山水在齐鲁之邦的至尊地位,而且以此衬托泉水是济南山水的至美,在天下各地的泉水中无与伦比。
晋唐至明清,山东各州府,论政治地位,综合各朝代各方面而言,唯青州可与济南比较;论山水形胜,泰安有泰山,蓬莱有海景,皆大有称雄道尊之处,然就城市风貌整体而言,则皆难与济南相提并论。
进入20世纪后,随着海洋文明、国际贸易的中国进程,青岛市诞生、成长、兴盛,终以依山傍海的自然特色和地理优势,而与济南形成分居东西、相互辉映的齐鲁双星。加之今天的人们看待事情的眼界更宽更远,要比较,也是放在全国全世界的范围内,所以“济南山水甲齐鲁”几乎不再说起。
而“泉甲天下”一语前承曾巩,又为后人踵事增华。清乾隆十三年(),后来出任山东按察使的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廷芳作《贤清园记》,开头第一句:“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贤清园内有济南名泉贤清泉,所以沈廷芳言“名泉甲天下”,然而后人或许嫌“名泉”缩小了泉的范围,不能代表泉的整体,因此多讲古人言或世人称“济南泉水甲天下”,并不提沈廷芳的名字。
如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任山东省政协驻会委员、曾任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的郑亦桥撰著的《济南》写道:“济南泉水著称全国,有‘济南泉水甲天下’和‘泉都’之称。”年第7期《山东文艺》刊登济南著名作家任远的散文《南山藏珍——谈济南的佛教艺术》,写道:“古人云:‘济南泉水甲天下。’如今,人们亲切而形象地将济南称为泉城。”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年在《济南名泉咏序》写道:“世称‘济南泉水甲天下’,盖以处泰山北麓使然。”
若“济南泉水甲天下”出自沈廷芳的手笔,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入十大赞美语,取代于钦的“泉甲天下”。然而“济南泉水甲天下”并不是沈廷芳或其他古人的成句,只能视作民众按照普遍认知和表达习惯,对于钦和沈廷芳语句的拼接改写。
“济南泉水甲天下”实在太有影响且易于传播了,因此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将“济南泉水甲天下”放在于钦名下。就像人们熟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并不是清代顾炎武的原话,他的原话见于其名著《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相关论述达数百字,是梁启超年在《痛定罪言》一文中将其概括成这八个字。
如今还有人写作“济南甘泉甲天下”,这又糅进曾巩“齐多甘泉,冠于天下”的用词,“甘”字显得多余,不如“济南泉水甲天下”利落和醒豁。
据目前所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最早见于南宋嘉泰元年()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暂代静江(今桂林)知府王正功,宴请新科举人时所做的七律。言此是为大家解读于钦语提供一个历史坐标或称时间参照。
七、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此联撰者刘凤诰,号金门,江西萍乡人,清乾隆五十四年()探花,嘉庆六年()七月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旋任山东学政。
嘉庆八年()正月,铁保来任山东巡抚。铁保,号梅庵、梅花庵侍者,满族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工书法,时与翁方纲、刘墉、成亲王永瑆齐名。
嘉庆九年()七月,铁保与刘凤诰等人在大明湖北岸小沧浪宴集,席间刘凤诰作此联句。铁保书之,上联书有题记:“甲子七月,偕金门学使小集大明湖,金门得句,遂书之以纪一时师友雅会,觉湖光山色亦叹兹游也。”下联署“梅花庵侍者铁保”。“学使”即“学政”,主管一省教育与科考,由朝廷派驻各地,类似钦差,品级不定,一般低于巡抚,但是与之并无隶属关系。此次宴集时,刘凤诰与铁保皆为正二品官员。
刘凤诰亦擅书法。据清道光初年昭梿撰《啸亭续录》卷二记载:刘凤诰参加殿试时,天黑了文章还未写完,众监考大臣不耐烦了,要撵他出去,“常宗伯青曰:‘此生书法极秀劲,可给烛使终篇。’榜发,中高第。”“常宗伯青”即礼部尚书常青。正因刘凤诰书法秀美有力,方得常青赏识,给以蜡烛照明,进而高中探花。铁保比刘凤诰年长九岁,刘凤诰考取进士时,铁保是会试副考官,故二人有师生之谊。刘凤诰请铁保书写,乃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光绪三十三年(),德国恩斯特·柏石曼摄。近处庭院为“小沧浪”。
这次宴集的下月,刘凤诰即奉旨火速回京任实录馆副总裁官,转过年正月,铁保亦赴南京任两江总督。由此可知,济南能得到这副对联是多么偶然、多么幸运,可遇而不可求。
这副对联实则是写大明湖的。上联写大明湖满目荷柳,铺水绕岸。下联写由小沧浪远眺,泰岱余脉绵延起伏,山色围城;近观,湖波浩广,几近古城之半。
然济南乃水乡,荷柳自古遍植,是济南最有代表性的花木,且于当代被评选为市花市树。“一城山色半城湖”则有从空中俯瞰的感觉,高度概括了济南古城的地理和风貌特征。因此说它是济南的城市赞美语,并无一丝一毫的不合。
裴国昌主编的《中国名胜楹联大辞典》(中国旅游出版社年12月出版),收录了一副作者佚名的旧时“济南城门”联:“一面荷花三面柳,半城波浪半城春。”
这副对联在顾平旦等主编的《中国对联大辞典》(新华出版社年1月出版)里,为作者佚名的“济南城”联:“一面荷花三面柳,半城波浪满城春。”文字有一处不同,前者误,“半城春”不通。这副对联基本袭用刘凤诰联而略加改动,可作为上面所言的佐证。只是不知由何处选入这两部大辞典。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作为济南的赞美语多年来日久弥新,长盛不衰,唯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可以比肩方驾,较刘鹗《老残游记》里赞美济南的名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或更为今人提及。
近百年来,刘凤诰及诗文远不如刘鹗与《老残游记》有名,缘何这副对联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呢?原因可列举多种,但是有一条值得重视,即这副对联自古至今一直有木对或石刻置于湖上,供万千游人观瞻、诵读、讲解、评说,写入游记,摄入镜头,绘入画卷。“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也有此待遇,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的此联,一直嵌于历下亭南的园门两侧,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在济南则没有以类似的形式呈现。前面说到“济南潇洒似江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频繁出现在书报刊和广播电视里,如今连济南人都很少道及,倘若在济南某著名风景区里,有一大影壁动人心目地展示这句诗,您想想,天长日久它会有怎样的效应?由此类推,便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可做而应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八、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刘鹗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在上海《绣像小说》杂志,以笔名“洪都百炼生”发表著名小说《老残游记》,其第二回写老残(人物原型即刘鹗本人,“老残”亦刘鹗别号)“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从古千乘(位于今山东博兴西北)“动身上车去了。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随后刘鹗以大量篇幅和精彩文笔描述了济南。
刘鹗出生在江苏六合(今属南京),曾到处游历,对江南风景甚为熟悉。自光绪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二年()正月,在济南陆续居住了三年时光,对济南也十分熟悉。他在《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所附自评中说:“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须征诸实在。此两回所写北妓一斑,毫厘无爽,推而至于别项,亦可知矣。”书中对济南景物的描述秉持写实原则,不作虚构(个别细节或记忆有误),多年来即使在济南也无人指摘。因此刘鹗说济南城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乃形容之语,而非夸大之辞。
上海《绣像小说》杂志所载《老残游记》第二回绣像
相比前面列举的曾巩、黄庭坚、于钦、刘凤诰的赞美语,刘鹗的着眼点,不在于对济南的山水风貌进行描述,也不在于将其与别的地方的山水风貌进行比较评判,而是准确、形象地提取出城内寻常百姓居所的鲜明特征。这具体生动的特征,放眼四海,是济南独有的。“家家泉水”既从数量和亲民方面,证明了济南泉水“甲天下”,也从泉与城市、泉与人家的关系方面,证明了济南可比江南。“户户垂杨”江南或许可以做到,“家家泉水”则是大自然对济南的独钟,是江南所不及的。刘鹗所言“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乃是由衷的赞美。
“家家泉水”可以说是“济南潇洒似江南”“济南山水天下无”“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的具体表述,无此风景或称特色则“似江南”“天下无”“甲齐鲁”就要大打折扣,“甲天下”更无从谈起。老济南人都明白,“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风貌,已经大不如从前,泉水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垂杨应该多种一些,尤其在水边。因此在当前和以后的老城更新中,如何全力保留、努力恢复、倾力呈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全体市民都应